
面對亞太地區航空運輸的急速增長,澳門特區民航局定期對已簽署的航班協定及諒解備忘錄內容進行檢討,並會根據市場導向,主動及積極地與各地民航當局商談進一步開放航空市場。於4月22日至25日,民航局先後與中國民用航空局及菲律賓交通及通訊部於本澳舉行了會談,兩次會議均在友好及誠摯的氣氛下進行,其中與菲律賓交通及通訊部簽署了新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開放了兩地航空市場發展的空間。
澳門特區民航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於4月22日及23日舉行會談,雙方除介紹了目前本澳及內地的航空業發展情況外,亦重點討論了近期兩地面臨的新情況,如內地正進行的機構改革涉及的民航管理,以及台灣新領導人上任後將會實施的新政策使兩岸實現三通的訊息明朗化,從而對澳門航空業經營兩岸中轉業務產生關鍵性的影響等。為確保在面對各種新情況下,兩地的航空運輸市場得以持續發展,雙方就以遠點的經營、串飛業務權、運力、指定航空企業等議題交換了意見,並就進一步開放該些條款達成了初步共識。
有關互飛以遠點的航權以及允許澳門方指定航空企業在內地串飛兩點享有業務權這兩個議題,中國民用航空局表示,對於前者,雖然有諸多困難,但會積極推動,爭取近期能夠有所進展。對於後者,由於涉及法律及體制問題,目前尚難解決。
根據澳門與內地於2006年12月在北京就兩地之間航空運輸安排所簽署的備忘錄,內地可通航地點達57個。目前,澳門至內地已通航的定期航班地點共14個,分別是北京、長沙、成都、福州、桂林、海口、杭州、昆明、南京、上海、深圳、廈門、武漢及無錫。這當中包括:澳門航空有限公司及亞太航空有限公司(直升機)經營11個點;內地5家航空企業經營7個點。
隨著包括珠江三角洲在內的中國整體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本澳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兩地航空運輸的發展仍有潛力,雙方民航當局期望適時建立有利的框架,為未來的發展舖路。為此,澳門特區民航局建議進一步加強雙方間的溝通與協作,有必要進行更為緊密的接觸,以便雙方可以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相關安排,中國民用航空局代表團表示完全同意,並且提出可在本年內展開新一輪協商。
有鑑於澳門與菲律賓之間近年航空運輸需求出現快速增長,現有之運力已不能滿足目前市場的需求。為配合發展,澳門特區民航局與菲律賓交通及通訊部經多次接觸和準備後,於4月24日及25日在澳門舉行了會談,以便進一步完善和擴大目前已有的合作安排,從而推升澳門與菲律賓之間經貿及旅遊的發展。雙方於會談結束時簽署了新的諒解備忘錄。簽署代表為澳門特區民航局局長陳穎雄及菲律賓交通及通訊部負責民航範疇的次秘Doroteo A. Reyes II。
新備忘錄主要修改了以下兩點:
-增加運力:1. 客貨混合服務每一方每周提供3,000個至6,300個座位(視乎航點); 2. 全貨運每一方每周經營300噸,但克拉克航點則不設限制; (舊運力只允許每一方每周經營550個至850個座位,而全貨運運力則限於每一方每周250噸。)
-增加航點:菲律賓開放所有航點予雙方的指定航空企業 (舊備忘錄只允許雙方指定航空企業經營菲律賓內三個地點)
現時,經營來往本澳與菲律賓的航線包括:澳門航空有限公司每天一班前往馬尼拉; 宿霧太平洋航空公司每周來自馬尼拉及宿霧各兩班; 以及殷豐虎航每天一班至克拉克。此外,菲律賓航空公司將於5月1日開始經營每周5班往來澳門與馬尼拉服務。
自2005年殷豐虎航提供低成本航線後,菲律賓市場的客運量於該年上升超過百份之60。之後每年均報雙位數字增長。
經澳門特區政府及航空業營運機構多年努力,在擺脫本澳市場單一化的情況上已取得不俗成績,澳門國際機場有關中國內地及台灣以外的亞洲市場份額已由2000年以前的少於百份之5增加至現時超過百份之32。隨著新備忘錄的簽署,兩地航空運輸市場的條件獲進一步開放,民航局期望本澳繼續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地航空企業開闢新航線或增加班次,以配合特區政府發展客源多元化的目標。
澳門特區民航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運輸司於4月22日及23日在本澳舉行會談,就進一步開放兩地航空運輸發展達成了初步共識。
澳門特區民航局與菲律賓交通及通訊部於4月24日及25日在本澳舉行兩地航空運輸會談並簽署了新諒解備忘錄,進一步開放了兩地航空市場的發展。